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的大趋势下,
新能源行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光伏海内外市场需求前景广阔,一季度国内外光伏装机需求维持高景气。

根据中国能源局数据,截至2022年3月底,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20GW,同比增长22.9%。第一季度光伏新增装机容量13.2GW,同比增长148%。国内光伏装机以分布式为主,分布式光伏约9GW,占比将近70%。
今年以来,俄乌冲突引发欧洲能源危机,推动欧洲各国重视能源安全和能源独立。为改善能源依赖现状,欧洲各国纷纷将目光转向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激发欧洲需求大幅增加。加之印度宣布4月起对进口光伏电池和组件征收基本关税,促使一季度印度进口光伏产品数量激增。海外市场需求旺盛推动一季度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大幅增长。
2022年第一季度,我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为15.9万吨,同比增长32.5%。进口多晶硅6.6亿美元,同比增长125.3%。进口数量2.2万吨,同比下降18.1%。进口呈现价增量减态势。受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导致物流成本与硅料等原材料大幅涨价。
2022年第一季度,国内光伏硅片产量预计约70GW,同比增长约40.8%。硅片出口超11.9亿美元,同比增长60.3%。
2022年第一季度,我国光伏电池片出口8.3亿美元。第一季度我国电池片前五大出口市场分别为印度、土耳其、泰国、韩国,越南,占据我国电池片出口市场的72%。
硅料涨价对于光伏行业不算是新挑战,2021年硅料最高价格达到272.2元/kg,距年初88元/kg相比,涨幅达209.3%。2022年以来,硅料再次迎来涨价潮,截止4月20日已出现十四连涨,均价从年初231.8元/kg上涨至253.3元/kg,涨幅达9.1%。与此同时,硅片环节也相应涨价,向下传导,引发全产业链整体涨价。
从供给情况看,近期受本土疫情影响下,各地出现工厂停工、减产的情况,原料、生产、物流、用工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受限、受阻,硅料扩产产能释放增量不足,发货和到货时间延后,部分下游企业在原有长单供应无法保障的情况下,临时加单情况增多。对于原本就供不应求的市场,硅料、硅片供应更显紧缺。
文章来源:中国电力网(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