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引导非化石能源消费和分布式能源发展,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

分布式光伏再次迎来政策东风。
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规模首超集中式
光伏产业根据终端需求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分布式光伏和集中式光伏。
分布式光伏是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的光伏发电设施,用户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集中式光伏电站则是利用荒漠、戈壁等日照资源等地,集中建设大型光伏电站。
光伏屋顶是分布式光伏的一种形式,是在房屋顶部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利用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城乡建筑领域进行发电。
除了在现有建筑上搭建光伏,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也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一种,区别于安装式屋顶光伏,其是将光伏组件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让光伏组件与建筑结构形成一体。
近年政策持续鼓励分布式光伏发展。
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提出“宜建尽建”原则,正式拉开整县推进的大幕。
同年9月,国家能源局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的试点名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报送试点县(市、区)676个,全部列为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今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要继续实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加强实施情况监管。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
尤其是住建部发布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要求2022年4月1日起,新建建筑应安装太阳能系统。
在政策持续推动下,分布式光伏开发加速推进,并成为拉动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1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54.88GW,为历年来最高。其中,光伏电站25.6GW;分布式光伏29.28GW,约占全部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的55%,历史上首次超过集中式电站。
其中,在新增分布式光伏中,户用光伏继2020年首次超过1000万千瓦后,2021年超过2000万千瓦,达到约2150万千瓦。户用光伏已经成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