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
风能可开发量占全国总量七分之一,年均日照时数达3300小时以上的城市,酒泉正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第二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也已开工。

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兑现“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重要保障措施。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指出,中国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
相比于核能、水能等清洁能源过长的筹备、建设期,风光能源是最便利的绿色能源。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产业进入加速增长阶段。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电源新增装机容量中,风电占比34.6%,太阳能发电占比24.1%。新增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达1.20亿千瓦,占比约63%,成为我国电源增长主力。预计在2030年以后,风能和太阳能将成为主要的非化石能源品种。
“光伏、风电是电源输出主力,光热、储能电站则作为联合调节,在光伏、风力发电进入低谷期时,以热能、电池储能发电进行补充。多种方式深度融合,实现供电的稳定性。”工程运维企业——中国绿发青海新能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强同波表示,目前,项目年发电量约12.62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0.15万吨,将有效降低大气污染,推动青海完全实现清洁能源供给。
从2017年至今,青海先后开展了“绿电7日、9日、15日、31日”及“三江源绿电百日”活动,连续刷新100%清洁能源供电的世界纪录。根据不久前发布的《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行动方案》,2030年青海将全面建成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成零碳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