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高层关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作为“双碳”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这份文件明确了我国未来50年减碳的目标和方针,意义重大。

文件把“提升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列为主要目标之一,明确提出要通过加快煤炭减量步伐等举措,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通过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举措,发展非化石能源。
简短的几句话,却将影响相关产业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根据文件的内容,国家对煤炭产业的限制、对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的鼓励,已经再清晰不过了。
碳排放,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火电发电量占比约70%,美国的火电发电量占比约60%。从数据上看,10%似乎相差不大,但实际有很大差别。
我国的火力发电以煤电为主(占比约90%),而美国却是以天然气为主,天然气发电占火力发电的68.7%,煤炭只占31.3%。
按两国不同类型的发电比例看,大家容易觉得,中国是因为多煤少气,所以煤炭发电比重高。而美国是因为多气少煤,煤电的比重才低。
事实上,美国不仅气多,煤炭也多。
美国是世界上煤炭储量最高的国家,中国只排第三。美国又是天然气大国,储备量在全球排第五。在煤又多,气又多的禀赋下,美国选择了天然气。
近几年,美国煤电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从2018-2020年,煤炭占美国发电量的比例从27%下降至19%。同期,天然气发电比重从34.9%提高至41%。
美国已经完成了早期的工业化进程,对煤炭的依赖性在逐步降低。此外,与煤炭相比,天然气是更加清洁的能源。所以,美国逐步降低了对煤炭的使用量。也有人认为,美国煤炭业的衰落是因为在竞争中不敌其他行业的美国公司和工人。
中国多煤少气,能源结构较为单一。目前要维持经济的稳步发展,仍然依赖煤炭这一重要能源。今年全国的用电量激增,供电量出现缺口,紧急时刻,还是火力发电站了出来,稳住了全国的电力供应。
目前,中国已经是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2019年,全球排放二氧化碳364亿吨,中国排放了102亿吨,占全球的27.9%。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还在深入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任务还很重,能源消费还将保持刚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