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户用屋顶光伏走入寻常百姓家之后,不仅给老百姓带来一些收益,同时节能又环保。对于户用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而言,怎么确保电站能稳定运行25年或更久呢?

电站设计关键点
1、光伏组件的安装角度
我们知道光伏组件是影响发电量的最核心因素,光伏组件的转换率越高发电效果越好,发电量就越高,光伏组件安装时要尽量面向太阳辐照量最大的角度和方向(更智能的有一些大型的集中式电站会日照采用自动跟踪支架),安装角度一般是当地的纬度加5度,安装的方面角一般是正南稍偏西一点。
2、逆变器的电压范围
逆变器电压范围越宽(一些知名品牌逆变器输入电压可以达到1500V,这个时候要求直流电缆的电压标准也要达到1500V,而PV1-F光伏线电压是1000V,1800V是其空载电压,目前市场上通用的直流线型号为H1Z2Z2-K,直流负荷电压可以达到1500V,品牌推荐光亨。),发电量越高。室外安装时,逆变器上面要装防雨防晒蓬,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浸泡。逆变器不直接暴露在太阳或其它热源下。逆变器必须放在一个空气流通的空间环境里,逆变器分为强制风冷和自然散热两种,逆变器本身是一个发热源,所有的热量都要及时散发出来,不能放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否则温度会越升越高,导致产品硬件损坏,出现工作故障。
3、系统配置标准化(系统优化)
有些光伏电站的系统配置是东拼西凑而成,可能用的部件并不差,但拼凑在一起效果却大打折扣。一套完美的标准化系统一定是经过无数次的匹配试验、数据对比、系统调试、安装论证,最后达到一个完美而稳定的发电量,才形成了一套完美的系统,这样的系统才叫标准化系统。
4、减少损耗
线路损耗,直流光伏线尽可能短(理论上100米压降将达到27V左右),逆变器和电表之间距离也要短。系统的直流、交流回路的线损要控制在5%以内。为此,设计上要采用导电性能好的导线,导线导体需要有足够的直径,需要足够的外皮厚度(光伏直流线一般多为双层绝缘)。施工不允许偷工减料。系统维护中要特别注意接插件以及接线端子(常见的有交流电缆终端接头和直流公母接头MC4)是否牢固。
5、电站的灰尘损失
组合损失,凡是串连就会由于组件的电流差异造成电流损失;凡是并连就会由于组件的电压差异造成电压损失;组合损失可以达到8%以上,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规定小于10%。
6、组件设计时候避免遮挡
光伏电站中的阴影遮挡,其中包括电线杆、植物、鸟粪、灰尘以及组件的前后排遮挡等。很多的业主为了安装时的一次性到位,往往不能完全避开阴影,因为业主们觉得反正阴影遮挡的区域并不大,不会严重影响发电量。但实际上人们常常忽略了小范围阴影的威力,根据真实的案例数据分析,阴影遮挡可以直接导致电站发电量减少20%,30%,甚至更多。
为了减少组合损失,应该在电站安装前严格挑选电流一致的组件串联。组件的衰减特性尽可能一致。根据国家标准GB/T--9535规定,太阳电池组件的最大输出功率在规定条件下试验后检测,其衰减不得超过8%,隔离二极管有时候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