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作为清洁新能源的一种重要构成,行业内的每一次变化都会引发市场关注。
11月24日,多地暂缓
屋顶光伏发电项目,作为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的试点城市,河南多地陆续出现暂停光伏电站备案的情况,其中包括镇平县、修武县、叶县、濮阳县、邓州市等至少10个试点地区。
据媒体报道:“数家代理商递交的农村户用光伏发电相关的备案文件,都堆积在县供电局的办公室里。他们没有像往常一样,迅速获得备案已过的通知。包括农户自己安装光伏发电的申请表,也躺在办公室里,迟迟未得到回复。”
而从全国来看,湖南常德全市也已暂停了新增光伏发电项目备案工作。再往前追溯,今年7月,广东省韶关市也暂缓了部分屋顶光伏项目备案工作。

在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如火如荼地当下,多地为何要反其道而行之?万亿级光伏赛道的泡沫难道要破了?
2021年,中国光伏迈入平价上网时代。同年,“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的目标承诺。而实现双碳目标,其中心任务正是以可再生电力为基础的零碳能源替代目前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碳基能源。在光伏领域,分布式项目作为业内讨论尝试多年的模式,被寄予厚望。而与建筑结合紧密的“屋顶光伏”也成了行业热点。
根据清华大学与原国土资源部卫星信息研究所的合作调查计算,我国乡村各类屋顶可安装光伏发电装置约20亿千瓦,全年可发电量接近3万亿千瓦时,占到我国2019年全年总用电量的40%,更将达到规划中的我国零碳电力系统中光伏发电总量的60%。其重要程度显而易见。
很快,政策层面给出了清晰路线,直接点燃了屋顶分布式光伏行业。
6月23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将在全国组织开展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
光伏屋顶项目未来可期,但通过政策驱动猛推而非市场自发驱动,往往对行业而言也是一种伤害。比较典型的就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从结果来看,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新能源汽车大国,但也曾为此付出过代价,比如基础设施跟不上、产能过剩、企业骗补等。
如今,随着“整县推进”政策的出台,并明确设定30%的任务目标。屋顶光伏项目也遇到了“心急吃热豆腐”遭遇“烫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