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能源网」(有删节)
在即将过去的2021年,“碳中和”可以说是出镜率最高的新闻词汇之一。截止目前,全球已有120多个国家或地区提出“碳中和”目标,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对于化石能源的替代,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全球能源发展趋势。而在清洁能源中,光伏凭借度电成本低、能源可获性强、可行性高等优势,成为了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

在这一场声势浩大的全球能源革命浪潮中,中国光伏人凭借几十年的悉心耕耘,已经发展成为了全球光伏市场的领军者,产能规模和研发能力冠绝全球。截至2020年底:
我国硅料产能约占全球的75%
硅片产能约占全球的97%
电池片产能约占全球的81%
组件产能约占全球的76%
翻阅处于光伏产业链不同制造环节上的中国光伏企业的收入结构会发现,受各环节产能布局影响,专注于硅料、硅片、电池片三大环节的企业,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内业务,比如中环股份2021H1国内收入为84%,通威股份2020年为89%,上机数控2020年更是超过99%。而在组件企业的客户主要为终端业主和EPC,其收入结构主要以海外业务为主,比如天合光能2020年为71%,晶澳科技2021H1为62%,东方日升2021H1为63%。
在索比咨询公布的2020年全球光伏组件出货榜单中,前五名均为中国企业,分别为隆基股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和阿特斯,CR5超过60%。前十名中,仅有韩华、First Solar两家海外企业,其余八家均为中国企业。由此可见,中国光伏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超强的市场统治力。
目前,中国组件企业已经在全球范围建立了完善的营销服务网络,形成了极为深厚的渠道壁垒。比如,晶科能源在全球十余个国家设立了海外销售子公司,产品畅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隆基股份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多个国家设立了销售机构;天合光能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在欧洲、美国、东南亚市场建立了5家全资销售子公司,拥有50余家海外分销商,产品畅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晶澳科技在海外设立了13个销售公司,销售服务网络遍及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首航新能源在EMEA、亚太、南美设有营销机构,销售网络辐射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方日升销售网络遍及欧美、南非和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基于合规、降本等目的,中国光伏企业的生产基地也遍及全球主要光伏产品消费国家,彰显了中国光伏产业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比如,晶科能源在美国、南非、马来西亚等国家拥有生产基地;隆基股份在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设有大型制造工厂,员工总人数超过1万人;天合光能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西班牙、印度等多个国家均设有工厂;“协鑫系”的生产基地则在印度、埃及、越南等国家......
如果把中国光伏产业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硅料、硅片、电池片企业就如同树根和树干,它们的技术研发实力是这棵大树茁壮成长的基础。而组件企业则更像是枝叶,在上游环节的支撑下,为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带去清新的空气。除此以外,光伏电站企业在产业链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就像一颗颗种子,在全球需要阳光的地方,生根发芽。
目前,中国光伏电站企业已经扎根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利用中国卓越的光伏技术,为世界人民送去清洁与健康。待新冠疫情结束、全球旅行重启之时,当我们漫步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越南、孟加拉等国的街巷中时,我们可以自豪的对当地人说,你们的空气之所以清新,电力供应之所以稳定,离不开我们中国光伏人的智慧与努力!
虽然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统治力已经愈发稳固,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光伏企业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恰恰相反,在“碳中和”的背景下,为了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中国光伏企业在2021年依然保持着强烈的进取心,足迹遍及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