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
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打效应原理,即当半导体受到光照时,某光线的光子会被半导体晶体吸收,形成空穴-电子对,在半导体内部的PN结产生的内电场作用下,N型半导体的空穴往P型区移动,而P型区中的电子往N型区移动,从而形成从N型区到P型区的电流。然后在PN结中形成电势差,由此形成了电源。

光伏电池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光伏电池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结构分类,可分为同质结、异质结、肖特基太阳电池;按结晶状态分类,可分为结晶系薄膜式和非结晶系薄膜式两大类,而前者又分为单结晶形和多结晶形;按所用材料分类,还可分为晶硅阳能电池、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聚合物多层修饰电极型太阳能电池等。目前最常用的分类方法为按照材料进行划分电池类型,主要分为晶硅以及薄膜电池两大类。
光伏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按理说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但随着需求的爆发式和“事件性”的增长,我们仍然将其视为成长性产业。不过,从市场竞争格局看,确实在逐步成熟,集中和分化的程度都比较深。
从市场结构看,市场集中程度较高,对于龙头企业而言,竞争环境在逐步好转,在细分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垄断地位。同时,分化程度也很高,好的企业非常好,行业排名的某龙头公司的股价在8年内上涨了125倍,行业中排名第二的企业涨幅则不足5倍,而有些差的企业都已经退市了。这背后,还是竞争优劣势导致的市场份额、技术水平以及成本控制的问题。
因此结合市场结构(趋成熟)和产业发展阶段(正在成长),光伏的投资逻辑应该是更加关注全产业链上的龙头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