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官方网站,今天是:
合肥广告公司
湖南动力源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湖南动力源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湖南动力源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快速导航
新闻资讯企业公告技术支持光伏知识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13365603938
 
联 系 人:刘经理
 
办公地址:合肥市阜阳北路与耀远路交叉口中辰创富大厦7楼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详细信息

央、地双联动 2022年光伏大爆发!

【作者/来自】网站管理员 【发表时间】2022-1-10 【点击次数】603
  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力军,光伏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十年发展周期,在平价元年(2022年)迎来全面大爆发已经水到渠成,势成定局。
  


  一、中央“顶层设计”,上升为国家战略
  
  首先,大力发展光伏是中央“顶层设计”的结晶,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据“草根光伏”统计,自2015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共有26次提及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关键词,展示了中央坚持绿色发展,积极推动全球环境治理的决心。
  
  1、国家意志不可逆
  
  中央财经委第九次小组会议首提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明确将光伏发电列为市场增量的主体。中国提出到2030年风电、光伏装机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无论是推进整县分布式光伏试点,还是在沙漠等地区建设大型光伏基地,均是来自国家的最高指示。对此,这些政策完全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大力发展光伏已上升为毫不可动摇的一种国家意志。
  
  2、国家政策立体式推进
  
  在过去的2021年,光伏已经7次写入国务院层面的政策文件,且5次国务院级别的重要会议上均提及到光伏,基本明确了光伏发展的两个路径,一是大力发展光伏,提高新能源装机比例,二是推进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通过发展储能来弥补光伏、风电发电不稳定的短板。
  
  二、地方政策通力支持,上下同欲,共同发展
  
  1、央、地联合,力度空前
  
  在国家的指示和政策引导下,“草根光伏”注意到,地方对光伏产业的支持力度也在逐渐加大,且在可再生能源消纳配额制和能耗“双控”政策等约束机制下,光伏发展模式已由地方+光伏企业主导发展成为央、地联合力推的发展模式,不仅国家参与的力度空前加大,地方政府参与力度的也空前加大,且几乎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可以说是360度不留死角。
  
  2、强化央企责任,明确装机目标
  
  在光伏电站建设方面,一改过去民营光伏企业主导建设的发展路径,转为能源央企、其他央企主导,民营企业为支撑、为辅助的发展线路。财大气粗的央企切入光伏电站端,将会大幅加快光伏电站的建设进程。同时,国务院国资委在12月30日发文,对央企发展可再生能源设定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到2025年央企的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不低于50%,进一步强化了央企的责任和担当。
  
  3、国家补贴退坡,地方补贴续力
  
  在光伏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家财政补贴扮演了关键的催化剂作用。补贴先后支持了集中式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发展,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今,随着2022年平价上网时代到来,国家财政补贴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地方财政补贴继续在保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发挥作用。据统计,目前全国还有16个地方对分布式光伏提供补贴,为国家补贴退出提供了很好的政策缓冲。
  
  三、集中式+分布式并举,发展路径清晰明确
  
  “30.60双碳”愿景下,光伏的发展路径非常明确,即一边是大力发展集中式光伏电站,另一边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形成了“分布式+集中式”并驾齐驱的发展路线,改变了过去发展路径单一,过度依赖于集中式光伏电站的格局,为光伏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草根光伏”注意到,在以沙漠、戈壁、荒滩等地区为重点建设大型光伏电站,以及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来自国家的“顶层设计”,可以说协同发展思维的结晶。
  
  同时,地方政府积极推进整县光伏试点建设,令屋顶分布式光伏发展前景向好。近日,山东省制订了“十四五”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规划,提出2025年装机达到20GW,到2030年达到30GW的装机目标。国家发改委则披露,第一批大型光伏、风电基地已有75GW开工,按照光伏与风电各半计算,光伏开工项目在30GW以上。
  
  四、平价时代,保持政策连续性可期,光伏或再无“政策市”之忧
  
  在补贴未退坡前,光伏与股市类似,属于政策和资金驱动型市场。比如2018年出台5.31光伏新政,对全行业的心理打击非常大。进入平价时代,在没有补贴羁绊后,光伏将不再存在类似的“踩急刹车”的政策更迭,政策将步入平稳期,不会因政策而引发行业的“休克式”调整。行业内部的调整将更多是来自市场层面,所谓百舸争游,千帆竞,市场将进入完全由市场的无形之手去调配资源的时期。简单来说,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五、欠补成为“过去式”,财政对光伏的支持力度加大
  
  进入平价时代,在政策面之外,光伏在资金面上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支持。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优化非水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不再实施补贴目录管理,由电网企业发放财政补贴,再到五部委下发促进风电光伏发展“金十条”,再到人民银行推出碳中和支持工具,可以看到困扰光伏产业多年的头顶大山“欠补”已经得到妥善解决。
  
  同时,在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上,证监会对光伏企业的支持力度也空前加大。光伏企业IPO融资变得更加快捷,融资额度也更大。中信证券承销的禾迈股份本来计划融资5.6亿元,结果超募了50个亿,反映了一级市场对光伏的追捧。二级市场上,光伏企业近年频频获得资金的支持,10余家光伏企业市值超1000亿,100余上市公司总市值超3万亿,而此前2018年才5000-10000亿水平。
  
  六、两网“三军用命”,并网不再是“老大难”问题
  
  过去光伏“并网难”曾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但随着国家制订双碳目标,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相继发布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经营区内太阳能发电装机目标在16GW左右,还有国家电网加入到整县光伏试点争夺战中去。一度被电网贬斥为“垃圾电”的光伏发电,市场地位已经今非昔比。很显然,并网不再是制约光伏的难题。
  
  七、土地问题可忽略不计,整县+光伏基地全面打开空间
  
  在严守18亿耕地红线的前提下,光伏发展的重心全面转向屋顶和沙漠、戈壁、荒滩和废旧矿层面,不仅全面打开了光伏装机市场的空间,也有效规避了占有土地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屋顶资源、沙漠、戈壁和荒滩已经具备很大的开发空间,足够开发和利用。
  
  八、构建1+N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光伏消纳有着落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家正在积极推进1+N政策体系的搭建,比如推出碳市场,进行碳排放权交易,启动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实施可再生能源消纳配额制,将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目标下放到各省、市、区,央行推出碳中和支持工具,这些措施成为了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对未来光伏消纳的约束性要求,将全面解决光伏消纳难问题。
  
  九、市场的调节机制更加成熟,充分解决资源的配置问题
  
  光伏正在进入全面市场化调节手段,无论是2021年全产业链涨价,以及2022年可能全产业链降价,光伏的市场自身调节机制将更加有效。
  
  十、光伏普及度提高,市场不再谈光“涉”骗
  
  光伏频频上央视,经过多年的科普和市场培育后,光伏已得到充分普及。人们对光伏经历了从陌生、质疑到熟悉和认可这个历程。进入平价时代,这种成熟的市场机制将更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双碳政策东风已来,光伏的春天已至。硅料、硅片、组件齐降价,整县光伏+大型光伏基地并驾齐驱,中央和地方联动发展,2022年光伏全面彻底大爆发已成必然。
更多
关闭
版权所有:湖南动力源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地址:合肥市阜阳北路与耀远路交叉口中辰创富大厦7楼  手机:13365603938  联系人:刘经理 网址:www.dlydlkc.cn
咨询QQ:2967635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