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后,中国能源转型迫在眉睫,需要改变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
光伏、
风电等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系统中占得比重越来越大。

霍焱在演讲中表示,过去的一百年里,随着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耗,碳排放已经让人类与自然的矛盾走向了危险边缘,深度脱碳迫在眉睫。我国碳减排时间短、任务重,经济仍处于中高速发展期,产业转型难度很大。“多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下,“一煤独大”制约减排,能源系统转型难度也比较大。
“碳中和任务艰巨能源革命大势所趋。”霍焱提到,在双碳目标要求下,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将必须下降90%左右,一次能源结构中非化石能源占比需要从目前的15%提升到85%以上。现阶段,从人类所掌握的技术来讲,除非人类迅速能掌握核聚变技术,不然光伏和风电仍然是未来获取清洁能源最主要的途径。
霍焱表示,过去十年,光伏发电技术和成本取得重大突破,光伏已成为全球绝大多数国家最经济电力能源。光伏发电已可承担能源转型重任,光伏发电成本未来还将持续下降。以光伏组件中的光伏片为例,十年前的价格大概100元一片,而到2020年最低价格是3块多一片。度电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使光伏的并网电价更加具有成本优势。另外,随着土地使用成本的不断降低,光伏将会成为最便宜的新能源。
双碳目标下,光伏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霍焱表示,光伏是我国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光伏产业已经从曾经的“三头在外”转变为“三头在内”,中国具有光伏行业里最领先的全球技术优势,具有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以及具有最大的全球光伏市场的优势市场。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中美两国创新能力比较报告显示,光伏产业是中国为数不多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的行业。目前中国光伏产业已经处于全球领先优势,不仅在光伏产品产量、装机总量、新增装机量等方面位居全球第一,也培育了全球最完整的光伏产业链。目前光伏产业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大主要环节排名前十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比达到85%以上。
在霍焱看来,光伏发电将会成为实现碳中和的主要路径,预计2050年,光伏发电将成为中国第一大电力来源,占比达到39%以上。目前实现碳中和需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灵活性资源,第二,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升级改造常规水电,第三,化学储能经济性支撑调峰,第四绿色氢能深化工业、交通和建筑脱碳。我们当前处于第一阶段中,而这四个阶段也是互相交织、叠加进行的,随着全球对行业的理解不断深化。
在实现深度碳中和的路径中,隆基也做了诸多尝试。隆基在2021年3月,正式切入氢能领域,希望通过光伏发电的低成本,制造出真正绿色的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