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通威股份2021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6.02亿元,同比增长50.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03亿元,同比增长127.3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82亿元,同比增长248.03%。
通威股份在公告中表示,2021年受益下游需求增长,高纯晶硅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同比大幅提升,公司高纯晶硅产能持续满负荷运行,全年实现销量10.77万吨,同比增长24%。
通威股份在去年半年报中曾表示,受产业链供需不平衡影响,高纯晶硅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叠加公司规模、质量、成本优势,公司高纯晶硅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该公司去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126.50%,实现产量5.06万吨,平均生产成本3.65万元/吨,产品平均毛利率为69.39%。相比之下,作为硅片龙头企业的隆基股份,去年半年报显示的综合毛利率仅为22.73%。

另外几家硅料巨头也呈现出大幅度的利润增长,保利协鑫能源(03800.HK)预计2021年的净利润约50亿元,2020年为净亏损57亿元。新特能源(01799.HK)预计2021年净利润为不少于50亿元,同比上升619%。大全能源(688303.SH)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6亿元到58亿元,同比增长436.69%到455.86%。
大全能源也在公告中表示,2021年整体光伏市场持续增长,下游单晶硅片企业扩产提速、对高品质多晶硅需求增长明显,而高纯多晶硅料环节整体供应紧缺,因此使得多晶硅市场价格持续上涨。
相比之下,下游的光伏电池组件厂商的盈利情况普遍不佳,很多厂商都出现亏损。
协鑫集成(002506.SZ)2021年度业绩预告也显示,去年该公司亏损14.7亿元到22.8亿元。协鑫集成表示,2021年光伏全行业上游硅料供应紧张,导致公司主要原材料硅片及电池片价格持续高位运营,叠加光伏胶膜、背板、玻璃、边框、硅胶等辅料价格不同程度上涨,公司组件生产成本快速攀升,组件终端销售价格涨幅不及原材料价格涨幅,组件毛利率大幅下降
电池组件厂商东方日升(300118.SZ)和爱旭股份(600732.SZ)近期公布的业绩预告也都显示出一定程度的亏损,其给出的亏损原因都是由于上游硅料等环节涨价,导致下游利润受影响。
事实上,通威股份也有一部分光伏电池组件业务,其在去年半年报中表示,由于硅片供应紧张和价格的持续上涨,电池行业开工率普遍下调,毛利率明显下降。去年上半年公司电池及组件销量14.93GW,同比增长92.68%,单晶电池毛利率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