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平价与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我国
光伏行业正式跨入迅猛发展期。肩负能源转型使命的各大央国企电站开发商对于
光伏电站的投资热情空前高涨,而随着央国企下场,光伏电站资源争夺站也迅速进入白热化阶段。

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2021年初至今,已有53家电站投资商签约了总投资超过8730亿元的涉及光伏的新能源项目(不包含整县分布式光伏项目,以下简称“新能源项目”),签约规模超过240GW,其中有明确光伏规模的签约项目超过95.6GW,项目覆盖青海、新疆、甘肃、四川、内蒙古、黑龙江等29个省市自治区。
央国企在新能源电站端的跑马圈地早在2019年就已初见端倪,眼下这场“围猎”更为强势凶猛。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不完全统计,53家电站投资商中,央企、国企占32家,以华能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能建、中广核、粤电力A、三峡集团、国家电投等为代表的央国企签约新能源项目规模近180GW,占比超过74.6%。国企占主导地位的光伏电站投资格局已然成型。
53家电站投资商中,华能集团夺得榜首,2021年初至今,签约新能源项目22个,签约规模39.59GW,签约总额967亿元以上。双碳目标提出使得原本处于能源转型中的发电集团压力更甚。为进一步加快能源转型,今年1月,华能集团在年终工作会上提出,到2025年、2035年发电装机分别达到3亿千瓦、5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0%以上、75%以上的目标。现在看来,华能在光伏电站签约上已经火力全开。
同为五大发电集团的国家能源集团以19.68GW排名第二,年初至今,共签约21个新能源项目,其中规模达到GW级项目共有5个,分别位于辽宁、云南、四川、甘肃以及江西等地。
除了发电集团之外,中国能建、中国电建等设计院系企业也加入电站开发大军且表现不俗。以中国能建为例,截至目前,签约新能源项目规模达17.85GW,在53家企业中位列第三,GW级签约项目7个。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能建签约项目多为风光储、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